中醫(yī)保健

            脾胃病常用中醫(yī)外治法之——艾灸
            發(fā)布日期:2023-02-12  瀏覽量:...
            字號字體變小字體變大

            中醫(yī)外治法是我國中醫(yī)藥寶貴遺產(chǎn)的一部分,在我國早期的醫(yī)療著作《五十二病方》和《內經(jīng)》 中即已記載了豐富的外治經(jīng)驗,通過艾灸、針刺、烙、溫熨等中醫(yī)外治法進行治療,藥物作用于人體經(jīng)絡、皮部,從而調整人體的陰陽,疏通經(jīng)絡氣血,激發(fā)臟腑機能,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。

            中醫(yī)認為,脾胃乃人體后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,“內傷脾胃,百病由生”“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”,而脾胃病多以本虛(脾胃虛弱)為主,加之外感寒邪、飲食不節(jié)(潔)、情志不舒,使氣機不暢、胃失和降,從而引起胃脘疼痛、腹脹痞悶、惡心嘔吐、噯氣泛酸等不適。而臨床常用的艾灸作用于穴位局部,由于艾的連續(xù)燃燒產(chǎn)生煙、光、熱等艾灸生成物,在局部產(chǎn)生生物物理、生物化學的綜合作用,進而激活全身免疫、內分泌、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,調節(jié)機體的內環(huán)境穩(wěn)態(tài)。

            艾灸作為中國傳統(tǒng)醫(yī)學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治病防病、養(yǎng)生保健等方面具有著獨特療效。早在春秋時期《足臂十一脈灸經(jīng)》及《陰陽十一脈灸經(jīng)》中就提到各種經(jīng)脈病證均可以通過灸治其所屬經(jīng)脈進行治療。宋代《扁鵲心書》中認為“保命之法,灼艾第一,丹藥第二,附子第三”,明代《醫(yī)學入門·針灸》云:“藥之不及,針之不到,必須灸之”?!侗静菥V目》中記載:“艾葉,生則微苦太辛,熟則微辛太苦,生溫熟熱,純陽也??梢匀√栒婊?,可以回垂絕元陽……灸之則透諸經(jīng)而治百種病邪,起沉疴之人為康泰,其功亦大矣?!爆F(xiàn)代研究也發(fā)現(xiàn),與其他材料相比,艾具有一定的藥性,是較佳的施灸材料。艾灸在改善情緒、增強免疫力、促進代謝、延緩衰老、治療神經(jīng)衰弱和焦慮失眠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效果。

            下面介紹幾個脾胃科常用艾灸取穴

            足三里

            足三里穴,為足陽明胃經(jīng)合穴,胃之下合穴,屬于“四總 穴”“回陽九針”之一。位于小腿外側,犢鼻下3寸,犢鼻與解溪連線上。主要用于治療消化系統(tǒng)疾??;虛勞羸弱、咳嗽氣喘、心悸氣短等虛勞疾病;失眠、癲狂等神志疾??;膝痛、水腫等下肢關節(jié)疾病。歷代文獻中對于足三里穴的臨床應用有廣泛的記載,唐代《外臺秘要》中提到“三里養(yǎng)先后天之氣,灸三 里可使元氣不衰,故稱為長壽之灸”。元代《通玄指要賦》載:“三里卻五勞之羸瘦”,“冷痹腎敗,取足陽明之上”。明代《針灸大成·治病要穴》中記載:“主中風中濕,諸虛耳聾,上牙疼,痹風,水腫,心腹鼓脹,噎嗝哮喘,寒濕腳氣。上、中、下部疾,無所不治。”由此可見,艾灸足三里穴治療作用非常廣泛,不僅對本經(jīng)循行所過疾病、臟腑相關疾病、外傷雜病具有治療作用,同時還具有強壯保健的作用。 

            神闕

            神闕穴位于肚臍正中,“神”指元神、神氣、生命力,“闕”指牌樓、門樓、宮門等,位于臍中,又稱“氣舍”、“下丹田”、“臍中”,“命蒂”,為諸陰之海,民國時期焦會元撰《會 元 針 灸 學》曰:“神 闕 者……后天胃氣谷氣舍入,先天之精氣舍出,故又名曰氣舍”。鮮子蘭提出帶脈將人體分為上下 兩部分,督、任二脈將人體分為左右兩部分,神闕穴“居中央”,發(fā)揮“灌四旁”之功。所謂“居中央”,并非單純的脾居中,而是脾胃同居于中,共候脾土之氣。而“灌四旁”以“居中央”的為基礎,候脾胃之氣,有受納腐熟之功,為氣血生化之源;有升清降濁之用,為氣機升降之樞;有運化精微之能,為五臟六腑之本。所以說臍為“氣舍”,不僅是指臍蟄伏先天之氣,而且還養(yǎng)護后天之氣,為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關鍵所在。同時能助陽利水,受納手三陰、足三陰之脈氣。臨床通過艾灸時艾葉的溫煦作用,散寒通絡,溫經(jīng)止痛,利用溫熱刺激穴位,加之艾葉本身的功效,起到健脾和胃、培元固本的功效。 

            中脘穴

            位于上腹部,臍中上 4 寸,前正中線上。中脘為胃之募穴,胃氣所聚;其又為小腸經(jīng)、三焦經(jīng)、胃經(jīng)、任脈交會穴,與4條經(jīng)脈氣相通,小腸分清泌濁,三焦為氣機、水液通道,胃經(jīng)多氣多血,任脈總調一身陰經(jīng)氣血;中脘還是腑會,六腑精氣所會。與之可見中脘與脾胃系統(tǒng)聯(lián)系之密切,為脾胃系統(tǒng)疾病治療之要穴。正如《循經(jīng)》一書對中脘功效的總結:“一切脾胃之疾,無所不療?!绷硗庖蚱?胃為后天之本,得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等,中脘在傳尸癆瘵、霍亂等傳染病中也因健脾和胃之功被使用。臨床中艾灸治療疾病上灸中脘多與神闕配伍使用,通過相互協(xié)作以增強通調腑氣、和胃止痛的療效。

      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      激情在线国产欧美日韩,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,色综合曰本久久,国内精品视频久久久,变态潮喷失禁大喷水在线播放,呦呦日韩欧美一区二区,少妇88久久中文字幕,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66